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可以使电能分配最优化,清洁能源利用最大化,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还减少了污染排放,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贡献。
现在,电力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伴随着特高压电网发展和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以电代煤的步伐会不断加快,对推动社会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既有现实意义,也是一种理念上的革新。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电代煤的理念就曾被提及过,近期被重新提出。
另外,《可再生能源法》明确定义水电是可再生能源,可国家2016年3月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却没有把水电包括在其中,水电不能享受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政策,包括近年来执行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等优惠政策,水电也不在其中,这些政策机制的障碍,进一步增加了四川水电外送的困难,发电利用小时下降,弃水逐年加剧,水电企业经营困难,清洁能源发展遇到了极大瓶颈。湖北省新能源发电还大有潜力可挖。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能力不断提升,为推动建设全国电力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也给湖北消纳省外新能源电力创造了有利条件。畅想未来,能源系统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蔡国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集清洁、高效、智能为一体的现代能源系统。全国人大代表褚艳芳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促进四川清洁能源消纳建立有利于打破省间壁垒、促进清洁能源跨区跨省消纳的电价机制和清洁能源配额制度,下达各省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硬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并通过全面推行碳排放交易等各项措施,为清洁能源跨区消纳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和条件。
要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尹正民表示,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消纳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推动能源清洁化发展,依旧是今年两会瞩目的热点。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经济界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提到,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16.5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5.9万亿千瓦时,人均装机和年人均用电量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二阶段,2025年至2035年,洲内互联。由中国发起成立的首个世界性能源组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旨在引领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发展,是世界能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加大产融结合,助推能源与金融一体化,推动资金融通。
此外,交通电气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产业界共识,电动汽车产业将成为未来以电代油的主要途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2017年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
一带一路自2013年提出,2014年成为国家三大战略之一,2015年完成顶层规划设计,2016年以来,一带一路已经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际能源合作仍然是亮点频多的部分。对于将于今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学术界和媒体普遍都认为这将是一次重要会议。电能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等当量煤炭的17.3倍、石油的3.2倍。
实际使用外资1300多亿美元,继续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三个焦点,由此可见,我国的国际合作相关工作将再启新程,再续辉煌。在控制财务风险的基础上,稳妥推进对外电力投资。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发展,《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清晰路线,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对外业务,拓展电力装备出口。
焦点2:两个替代助力清洁化转型2016年我国绿色发展取得了新进展: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煤炭消费比重下降了2%。第三阶段,2035年至2050年,洲际互联。
研究表明,全球电气化水平呈单调递增趋势,目前,全球约20%的终端用能来自电力,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品种。届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领导人聚首北京,共商未来发展,将切实推进一带一路项目的落地实施。
据了解,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规划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5年至2025年,实现国内互联。一带一路能源电力项目获有力推动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发展,《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清晰路线,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对外业务,拓展电力装备出口。焦点3: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成能源保供应促转型强大引擎我国首创主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将打破西方以油气为基础的传统能源体系,提升我国在世界能源领域的影响力,增强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如何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也成为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和业内人士探讨的热点。就我国当前情况来讲,实施电能替代,当前的重点是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刘振亚表示,以推动能源转型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进全球能源、信息、交通三网融合发展,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为中国和世界经济转型注入新动能。
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逆全球化暗流涌动的当下,我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跨区域合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仅是世界能源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平台,还是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促进全球产能升级、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宏江表示,《十三五规划》体现了电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趋势,将影响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终端用能方式变革等各项社会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四川是水电装机大省,也是窝电弃水重灾区。
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些新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吉林省政协主席黄燕明等30余位来自于吉、黑、辽的全国政协委员则在今年两会上联名提案,建议将东北特高压交流电网项目调整纳入规划,加快建设四横三纵输电网络,贯通东北华北特高压交流电力输送大通道。
代表委员们表示,《十三五规划》正是直面我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宽松、煤电面临产能过剩风险、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持续升级的问题而制定的,这是在多因素和现实问题叠加形势下行业发展的最佳路径。陈进行表示,优先顺序及关键词的变化体现了新形势下发展思路的调整。如此看来,国家的总体规划与地方规划的对接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协调的大问题。它紧密贴合当前国际国内能源供求格局深刻调整,新一轮能源技术变革方兴未艾,能源清洁化发展势在必行的发展形势,将在十三五时期奠定未来电力行业发展新格局。
在这一框架下,各类电源发展优先顺序及重点、区域发展布局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将东北电网融入全国统一交流大电网,打通电力外送通道。
核电由安全高效变成安全,排在第四位。这个问题表面看是省际壁垒和利益之争,实质上是电力全国大范围内平衡还是就地平衡的发展理念问题。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四川第四回特高压直流通道在十三五期间建成投产,但落点省份对通道具体落点有不同意见,导致工程暂时搁置。天然气发电定位于积极发展,排在第五位。
在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的局面下,要控制煤电产能的增长,把潜在的3.5亿千瓦煤电新增产能消减掉1.5亿千瓦,是一个巨大挑战。行业内普遍认为严控煤电产能增长、解决三弃问题是规划落地的最大挑战。尴尬的是,金沙江、雅砻江的电送不出去,大渡河弃水严重。针对受端省份不愿意接纳四川水电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成都供电公司总经理褚艳芳建议,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下达各省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硬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并通过全面推行碳排放交易等各项措施,为清洁能源跨区消纳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和条件。
在全行业翘首以待中出台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已落定3个月,其中透露出的行业发展思路等各方面信息引起行业内外高度聚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表示,《十三五规划》是一个难度非常大、水平也非常高的规划。
从中可以看出,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有必要将水电外送规模纳入送受端省(区、市)电力发展规划和电力电量平衡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确保水电的可靠消纳。《十三五规划》预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约为6.8~7.2万亿千瓦时,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20亿千瓦,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年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截至2016年底,四川水电装机突破7000万千瓦,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由加快变成大力,排在第二位。